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,钟馗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。他不仅是史上第一位因丑陋容貌而在大殿上撞死的进士,也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鬼王。他的故乡位于陕西周至的终南村,至今人们仍然谈论他的传奇事迹。
钟馗的故事在戏剧和小说中被广泛传颂,而历史上确实有一个名叫钟馗的真实人物。虽然他的生平背景多有争议,且至今有着各种版本的传说,但无论如何,钟馗的才华与其悲剧命运,成就了一个广为流传的传奇。从唐朝开始,关于钟馗的历史记载便众说纷纭,时间的推移让其中的真相愈加模糊,但他跌宕起伏的生平依然让人深感好奇。
关于钟馗来自陕西周至终南村的说法,几乎在所有古籍中都有明确的记载。例如,《唐逸史》曾写道:“臣终南山进士钟馗也”,而宋代的《事物纪源》也提到:“钟馗者,终南进士也”。明代的《庆丰年五鬼闹钟馗杂剧》同样确认了钟馗的故乡是终南山。钟馗年少时便展现出非凡的才智,然而,随着年岁增长,他的容貌却日渐丑陋,豹头环眼、铁面虬髯,虽相貌凶恶,却为人豪爽、正直,凭着一身正气赢得了乡里人的尊敬。
展开剩余65%钟馗的家距楼观台仅十里之遥,因此,他常常前去游览和消遣。有一回,他在楼观台邂逅了一位深藏不露的高人,这位高人见钟馗虽然长相丑陋,但心地高洁,决定将其收为弟子,倾囊相授。钟馗因此文武双全,技艺渐渐精进。
时光荏苒,到了唐高祖武德年间,钟馗怀揣报国之志,前往京城参加科举考试。凭借出众的才华,他脱颖而出,荣获进士首位,成为状元。然而,唐高祖因钟馗的丑陋容貌,而没有将其名字列入榜单,这一决定令钟馗深感愤怒和绝望。面对自己的抱负和理想被彻底打破,钟馗悲愤不已,在愤怒中一头撞向大殿的柱子,悲剧当场发生。唐高祖得知此事后,深感痛惜,怕此事对学子的士气产生不良影响,于是他赐予钟馗一袭红色官袍,并为其举行了盛大的葬礼,给予了他应有的荣誉。
多年后,唐天宝年间,唐明皇在临潼骊山讲武时生病,久治无效。某晚,唐明皇在梦中见到一位气吞万里、力拔山河的大汉,这人动作敏捷,抓住一只小鬼,将其眼珠挖出并吞下。他自报家门,说自己是“殿试不中,进士钟馗”。唐明皇从梦中醒来,感到身体异常轻松,原本困扰多时的疾病也奇迹般痊愈。感激之下,唐明皇命吴道子依照梦中情景绘制钟馗捉鬼的图画,并将这幅画悬挂于宫中。后来,唐明皇为表示对钟馗的感恩,经常赐予大臣钟馗的画像,以表心意。唐朝宰相张说曾在《谢赐钟馗及历日表》中提到,自己曾收到唐明皇赐予的钟馗画作及历日图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钟馗逐渐演变为专门捉鬼、斩鬼的鬼王形象,民间开始广泛传播钟馗的画像。在这些画像中,除了怒目圆睁、威猛无比的钟馗形象外,还有一种形象是和颜悦色、和气十足的版本。这些画中常常搭配蝙蝠和蜘蛛,象征着好运与吉祥。蝙蝠因为“蝠”与“福”同音,成为了幸福和好运的象征;而蜘蛛则被称为“喜蛛儿”,寓意着喜事即将降临。
因此,自唐朝以来,民间便开始悬挂钟馗像,甚至跳起钟馗舞,以祈求福运。这一传统至今仍在延续。钟馗,这个曾因容貌丑陋而遭受不公的英雄,最终成为了人民心中的守护神,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愿。正如那首古诗所言:“豹头环眼虬髯翁,色正芒寒气如虹,杀鬼常留三分慈,英雄原本是书生。”
钟馗的故事,不仅仅是一段历史,更代表了一种精神的传承,激励着后人坚守正义,追求光明与美好。
发布于:天津市淘配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